2010年第四季度工作简报

 

一、《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04期刊发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系列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04期,在“专题研究”栏目刊发了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5位研究人员关于当代中国的空间生产与城市秩序的系列研究论文。分别是:《城市失序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伦理建构》(陈    忠)、《美好生活:关于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李兰芬)、《孤独:中国城市秩序重构的心理拐点》(田晓明)、《空间的资本化与文化抵抗》(车玉玲)、《从对象到视阈:空间生产与空间批判的意义转换》(庄友刚)。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势,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研究、战略研究与问题研究的深层互动,强化精品意识、服务意识,争取产出更多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二、本中心专家走进苏州《新闻1+1》讨论城市化问题

20101010上午800——900,应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栏目组邀请,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刘晓平教授、陈忠教授走进新闻频率FM91.1《新闻1+1》,同主持人一起讨论城市发展问题。主持人及嘉宾围绕如何认识城市本质,是什么造就了城市病,如何缓解城市病,如何处理城市繁荣、城市安全、城市意义的关系,如何推进苏州城市转型升级,如何把苏州建设成幸福度更高的生活城市、生态城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三、镇江市京口区禹山创意新社区战略规划顺利完成

由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段进军教授主持的“镇江市京口区禹山创意新社区战略规划”课题目前已经结项。该课题主要从以下六大方面对京口禹山创意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发展背景与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宏观战略与禹山新社区的战略定位;禹山新社区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禹山新社区的空间开发模式;保障措施与建议。该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京口区相关领导,以及东南大学等规划界专家较高评价,认为该规划为京口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产业空间结构转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并对京口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台湾东吴大学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20101018,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主任米建国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李贤忠教授来我中心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举行了城市社会语境下的知识与德性和先秦名辩学的学术讲座,二位教授的精采演讲博得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双方的就两岸的哲学话题进行多角度的讨论,并商谈了进一步交流的方式、方法。会议吸引了众多师生参加。

五、中心论坛活动积极,学术氛围活跃

1025号下午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系列论坛(之二十二)——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研究的基础构架在凌云楼十八楼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的与会专家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兰芬教授、吴莉娅博士、朱妍博士,社会学院池子华教授、宋言奇教授、马德峰博士,教育学院崔玉平教授,东吴商学院段进军教授,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刘晓平博士,凤凰传媒学院曾一果副教授,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顾建平教授和中心主任陈忠教授。各位专家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畅谈了中国城市发展与研究的基础构架。段进军教授围绕城市空间形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描述了城市形态从蔓延到紧凑的发展过程。特约嘉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李珊编辑等参加了会谈。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系列论坛(之二十三)——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的未来走向于1029日举行。此次论坛的与会专家和学者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陆树程教授、严金泉教授、庄友刚教授、张晨博士,商学院段进军教授、陈作章教授,法学院孙莉教授,教育学院崔玉平教授,社会学院高峰教授和中心主任陈忠、副主任林萍。各位专家和学者分别从金融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就中国城镇化未来走向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2010年11月22,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举行了系列论坛之二十四----多维视角下的城市转型。东吴商学院段进军教授、王敏副教授、韩坚副教授、陈作章教授、张腊娥副教授、张芳华副教授、王俊副教授,社会学院宋言奇教授,管理学院吴莉雅博士,城镇化研究中心陈忠主任、林萍副主任,以及城镇化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和部分学院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论坛由陈忠教授主持。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及其程序公正问题历来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也一直在理论界发出自己的声音。129日下午,我中心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严金泉教授就《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给大家做了报告,这也是我中心自去年以来的第二十五次论坛。与会的专家和学者有:教育学院崔玉平教授,社会学院高峰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晨博士,学报编辑部赵强,中心主任陈忠教授,林萍副主任,部分硕博士也参加了论坛。会后,与会专家还就土地私有与共有,城市化过程中的化地化人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六、南京农业大学社科处领导来访我中心

20101026上午,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朱世桂,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办公室主任潘宏志,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人文社科处社会科学科科长钱宝英一行三人来访我中心。我校人文社科处处长袁勇志教授,中心主任、社科处副处长陈忠教授,中心林萍副主任、管理学院张劲松教授、社会学院崔玉平教授、东吴商学院段建军教授等与来宾进行了交流。

七、江南大学专家领导来我中心调研

1122上午,由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符惠明教授带领,社会科学处处长刘焕明教授、江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主任徐立青教授、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江南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潘泳副研究员一行前来我中心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报工作进行调研。

我校副校长田晓明教授对符教授等一行前来我校调研表示欢迎,他介绍了苏州大学的文科发展、基地建设与管理等情况,宾主双方就学校的教育部基地管理相关政策、申报书、管理办法等进行了交流。会议由人文社科处处长袁勇志教授主持。中心主任陈忠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程,申报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经验与心得。中心林萍副主任、人文社科处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

八、本中心第四季度主要成果

(一)主要论文目录:

1、全球发展公正性:伦理本质与历史建构

                   陈忠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

2、城市失序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伦理建构

陈忠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04

3、美好生活:关于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

李兰芬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04

4、孤独:中国城市秩序重构的心理拐点

             田晓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04

5、空间的资本化与文化抵抗

车玉玲《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04

6、从对象到视阈:空间生产与空间批判的意义转换

                  庄友刚《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04

7、利用社区参与推动环保事业——以江苏省为例

               宋言奇 《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0

8、雇佣歧视的概念测量、影响及干预

        姚鹤; 段锦云; 冯成志  《心理科学》2010年第5

9、江苏省环保事业公众参与的状况与思考

  宋言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

10、图片与音乐改善孤独症儿童注意力与情绪的探索性分析

徐梦燕; 黄辛隐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9

11、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典型形式

林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

1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治化途径

                    黄学贤  《学习论坛》2010年第9

13、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安全:概念构思、影响因素和结果

凌斌; 段锦云;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0

14、群体卷入模型:理论背景、内容介绍与未来展望

田晓明; 段锦云; 傅强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0

15、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几个断面——以苏南地区为中心

池子华  《江海学刊》2010年第5

16、组织决策的概念、模式及理论模型

      段锦云; 周成军; 韦雪艳  《心理研究》2010年第5

17、论生态治理的政治考量

                    张劲松  《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5

18、论风险社会人造风险的政策防范

                    张劲松 《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6

19、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施从美  《社会科学》2010年第5

20、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嬗变

                     池子华   《福建论坛》2010年第2

(二)获批项目:

1、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       顾建平

2、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构转型与城镇化战略研究         段进军

3、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通过法治的社会和谐       胡玉鸿               

4、江苏省软科学项目:发达国家培育壮大高技术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途径及政策措施研究                             陈作章                

5、苏州市软科学项目: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创新经验和典型事例研究                                           田芝健

6、苏州市软科学项目: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公共文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沈志荣

7、苏州市软科学项目: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苏州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徐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