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三季度工作简报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申报的选题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选题

由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忠教授提出的选题建议“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研究”成功入选“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标选题”。此选题的入选说明我中心在城镇化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高端视域及领先水平。

二、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综合创新团队”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本项目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以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社会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等文科院系及其重点学科为支撑,以已经取得的诸多相关成果与社会影响为基础,旨在对“中国特色城镇化”进行多维度、交叉综合研究,加大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构建“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模式,着力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生机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研究梯队。主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培育中国城镇化研究系列标志性成果;(2)支持相关院系引进相关高水平研究人才,组织现有科研人才到国外访学、进修;(3)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相关数据库、资料库,改善城镇化研究中心的科研环境、硬件条件;(4)主办两次以上高水平国际、国内会议,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高水平会议。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拟设立城市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以苏州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设立、建设城市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该博士点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城市观与城市发展观研究。对城市的历史本性、文明本性,什么是合理的城市观、城市发展观进行哲学思考。2、城市思想史与城市批评史研究。对城市思想的主要类型、流派进行梳理,对城市思想变迁的深层逻辑进行哲学反思,对城市研究的方法论进行哲学反思。3、城市重大问题研究。对城市动力、城市秩序、城市制度、城市伦理、城市正义、城市意义等城市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哲学研究。

主要开设以下课程。1、历史观与历史哲学方法论。2、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研究方法。3、城市哲学原著与经典选读。4、城市观与城市基础理论研究。5、城市变迁与城市发展史研究。6、城市思想史与城市批评史研究。7、城市问题史与当代城市重大问题研究。8、城市文化、城市政治与城市制度史研究。

城市哲学博士点的设立,对进一步完善本中心的平台结构,凝练本中心的研究方向,提升本中心的研究水平,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培养未来研究人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20117月,城镇化研究中心陈忠主任赴日本进行访学,考察了日本城镇发展及建设情况。

20111月至7月,我研究中心刘江岳前往美国特洛伊大学进行访学,就高等教育对中美城镇化影响进行比较研究。

另有多名研究人员赴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地进修、交流。

五、中心举办学术论坛“大家说:时代问题与学术经典(之九)”

   2011619日上午,由苏州大学哲学系、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以及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大家说:时代问题与学术经典(之九)在校本部子实堂学报编辑部会议室举行。论坛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江怡做题为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哲学表达——60年来的外国哲学研究的学术报告。苏州大学哲学系李兰芬教授、车玉玲教授、邢冬梅教授、郭世平教授、李继堂教授、吴中伟教授等,学报编辑部主任和编辑部部分编辑以及哲学系部分博硕士参加论坛。江怡教授把哲学看做文化讨论的特殊表达形式,重点对建国以来中国接受西方哲学的历史及其所呈现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对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外国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学术的复苏与繁荣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大家就江怡教授的论点进行了激烈讨论,整个论坛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六、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不断拓展研究视角,学术活动活跃

201175上午,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系列论坛在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会议室举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霍桂桓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及苏州大学李兰芬教授、罗时铭教授、王岗教授、陈忠教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论坛。论坛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与体育、城市与身体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与交锋。

2011921下午,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系列论坛之四十:基于区域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转型研究在校本部子实堂一楼学报编辑部会议室举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兰芬教授、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陈进华教授、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段进军教授、商学院陈作章教授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城镇化研究中心陈忠主任、林萍副主任、以及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忠教授主持。

七、本中心第三季度主要成果

(一)主要论文目录:

1、集体行动、发展伦理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创新

陈忠  《江苏社会科学》  2011年第4

2、区域主义的新路径

王俊  《国外社会科学》  2011年第5

3高铁时代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路径探索

姚士谋等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

4面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忧虑

胡玉鸿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

5芒福德的城市观及其启示

                  赵强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

6基于区域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思考

段进军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

7江苏新型城镇化之路:进程、挑战与走向

高峰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

8、“苏南模式”的演进轨迹与城乡关系转型思考

夏永祥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

9论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

                 余敏江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3

10政府购买与城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

施从美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3

11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

               王卫平等  苏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3

(二)获批项目:

1、教育部项目:城镇化政府推进的程序法理          

2教育部项目:转型中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研究                                              

3、教育部项目:私人参与履行警察任务的行政法研究 章志远

4、教育部项目:高速交通组织下都市圈游憩空间网络优化发展研究                                                  

5、教育部项目:“可治理型民主”: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社会互动方案研究                                      

6、省社科项目:苏南产业结构转型与民间资本投资问题研究

                                                 陈作章

7、教育厅重大项目:公民社会视野下乡村社区治理路径研究

                                             金太军

8、教育厅重点项目:社区养老服务体制机制研究  宋言奇

9、教育厅重点项目:江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                                             叶继红

10、教育厅重点项目: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联动改革与协调发展的目标、思路、主要内容与政策措施研究             崔玉平

11、教育厅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中弱势群体的心理成长与社会支持研究                                           刘电芝

12、教育厅重点项目:城镇化政府推进的程序控制    孙莉

13、省社联项目:区域人才需求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研究

孙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