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一季度工作简报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再获苏州大学科研平台建设贡献奖

 111上午,我校2011年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本部敬贤堂召开。校党政领导王卓君、朱秀林、殷爱荪、路建美、田晓明、陈一星,校长助理杨一心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各学院(部)、职能部门、科研机构负责人、全校博士生导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殷爱荪主持。

田晓明从2011年度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成绩、收获、问题、设想四个方面做了总结汇报。2011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44项,市厅级项目77项,科研经费达到2600万元,项目完成质量进步显著,各项获奖喜报频传,科研成果数量稳定增长,成果质量明显提高,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管理创新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分享了这一年来的发展经验,分析了存在了问题后,田晓明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够实现管理转型、加强平台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学术交流、营造和谐氛围。同时他还对此次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不断探索新的科研运行模式,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成功承办了教育部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获苏州大学人文社科科研平台建设贡献奖,这是本中心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

二、我中心积极组织学者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申报

2012111下午,国家社科项目申报推进会(青年专场)举行。副校长田晓明出席会议,相关文科学院推荐的青年骨干教师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的承担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金太军教授,王健法学院院长胡玉鸿教授为青年教师做国家项目申报指导。会议由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忠主持。

田校长从国家和学校层面强调了召开青年专场推进会的意义。金太军教授、胡玉鸿教授与广大文科青年学者分享了他们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切身体会。随后,青年学者就申报中的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互动和交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最高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科研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我中心积极组织学者参与此项目的申报,相信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会有新的突破、创造新的佳绩。

三、《成果要报》刊发我中心金太军教授研究成果 受中央领导同志重视

近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出通报,称“近期,我办《成果要报》编发了苏州大学金太军同志研究成果《创新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构建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文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

在通报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金太军教授坚持正确导向,自觉关注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国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求是理论网等多家媒体通栏标题刊载我中心朱炳元教授研究报告

近日,我中心朱炳元教授的研究报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正在加速金融化和虚拟化》被《红旗文稿》作为重点推荐文章头篇发表。求是理论网、新华网、人民网、全国规划办等多家网站在头版显要位置以通栏标题转载该文,《马克思主义文摘》等多家纸质杂志也已经表示要转载此文。此文原刊载于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呈报中央领导。

该研究报告是朱炳元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虚拟经济理论与金融危机》(09AKS002)的阶段性成果。

 

五、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学术交流活动活跃

2012215下午,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系列论坛(之四十五)城市生命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校本部子实堂一楼学报编辑部会议室举行。《江汉论坛》杂志社张卫东编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部分教授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陈忠主持。与会人员从各自的学科和研究领域阐述了对城市生命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39下午230分,以 都市化进程中的青年亚文化为主题的苏州大学人文社科院暨城镇化中心系列论坛(之四十六)在校本部子实堂一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教授主讲,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忠主持。马中红教授阐述了从新媒介视角对青年亚文化存在样态、类型、性质及其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体会发表看法,进行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