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苏州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举行面向2035年目标的“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研讨会。我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办公室主任于毓蓝、校科技党委书记徐小乐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心负责人及骨干研究员代表近4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一主持。
中心主任钱振明从产出创新成果、深化协同合作、夯实管理服务等方面回顾总结了中心2024年度工作情况。他表示,中心建设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和行政正确领导、校相关职能部门有效指导、中心全体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各协同单位的协同参与。面向2035年目标,进入新的建设期,中心将更加注重发挥协同创新优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开展学术创新、推动政策创新、参与产业创新,全面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校科技党委书记徐小乐对中心在第三建设期绩效评价中取得A等次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他指出,新一轮建设期的规划编制要以省教育厅的考核指标为导向,充分调动协同单位积极性,在以协同谋发展、用合作求共赢上下苦功夫,助推江苏经济发展。
在听取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后,应汉杰校长对中心工作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中心在此次第三建设期绩效评价中取得A等次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要进一步融合多学科,贯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深入思考如何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如何实现成果转移转化。他希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凝练特色,以更高的标准对标一流,全力推动中心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作为,不断取得新的协同创新成效。
与会人员纷纷对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围绕中心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方向凝练、创新团队组建、集刊出版等内容展开交流研讨。
中心首席科学家任平教授作会议总结并对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坚持立地以顶天,总结苏州发展经验,将苏州成功的实践转化为成功的话语,向世界传播。二是谋划新质生产力布局,加强学理上的精细化规划,充分贯彻“以文化城、以文兴城”的发展理念。三是要聚焦打造以“城市脑”为核心智慧城市,主动破题,谋求中心更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前,还召开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扩大)会,审议通过中心2024年度高质量科研综合评价结果和管理绩效核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