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良:《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性质与反贫困政策研究》

书名: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性质与反贫困政策研究

作者:刘成良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3月

内容简介:此书以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主轴,构建了以村庄社会为参照、农民家庭为核心的三层分析模型,从经济社会结构、文化教育模式、人生价值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深度贫困区和一般型农业区的贫困发生机制,剖析不同区域农民家庭的生计结构差异与抗贫韧性区别;同时以政策周期为视角,聚焦精准扶贫政策及后续衔接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为总结扶贫政策经验、提升贫困治理效能、完善相关政策流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刘成良,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东吴智库研究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研究。近年来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30余篇政策评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五节 核心概念


第二章   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历程

第一节 贫困治理的奠基之路

第二节 全面解决温饱问题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与农村减贫道路


第三章  经济贫困与农民家庭生计模式转型

第一节 小农生产的时代性与生计模式类型

第二节 深度贫困区农民的生计特征:自循环型小农经济

第三节 一般农业区农民的生计特征:发展型小农经济

第四节 生计转型


第四章  文化贫困与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节 发展主义与现代社会的目标系统

第二节 深度贫困区:现代性伦理的缺失

第三节 一般农业区:现代性风险与转型之困

第四节 文化贫困


第五章  价值贫困与农民发展的深层动力转型

第一节 农民的人生价值与危机

第二节 深度贫困区:婚姻与生育

第三节 一般农业区:因婚致贫与光棍危机

第四节 价值贫困


第六章 绝对贫困治理: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

第一节 农村贫困性质变化与国家扶贫理念调整

第二节 精准扶贫中的识别政策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的帮扶政策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中的评估政策


第七章 相对贫困治理:后扶贫时代的任务与挑战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第三节 相对贫困治理的挑战

第四节 相对贫困治理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农村的贫困性质

第二节 国家扶贫理念转型与反贫困政策设计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1 田野调查

附录2 西县溪口村农户资料统计

附录3 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

附录4 中部某县扶贫干部填写的90项扶贫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