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二季度工作简报

 

一、城镇化中心课题组赴镇江调研

4月初,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心课题组赴镇江调研。课题组专家同镇江市京口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及科技局、规划局、土地局、发改委等部门的责任同志围绕京口区城区综合转型升级、科技与创意产业聚集等问题进行了座谈。课题组与京口区就承担京口区科技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达成了意向。城镇化中心主任陈忠教授、中心所属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段进军教授等参加了本次调研。

二、中心主办全国首届全球空间理论与中国城市问题青年峰会

2010425,由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和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全球空间理论与中国城市问题青年峰会在苏州姑苏饭店召开。本次会议是苏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及其它在苏高校的3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家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哲学等多维视域,对空间理论的形成与转换,全球城市理论的发展态势,中国当代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深层原因及解决方案,建构中国本土空间与城市理论的机遇与可能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学者,不同学科的多维视域、观点与方法,在呼应和碰撞中高效互动,不断推进会议主题的深化和拓展。

 专家们对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在凝练研究方向、拓宽研究空间、整合研究队伍、打造标志性成果、探索标志性经验、扩大学术影响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南发展研究院已经成为我国相关方面研究的重要中心,苏州大学推进文科研究机构发展的经验和探索值得学习和借鉴。会议正值苏州大学110周年校庆,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等985高校及其它单位的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了苏州大学近年来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苏州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全国一流名校的良好势头充满了期待。

 此次会议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42627日,教育部社科网、苏州热线、苏州日报等媒体分别在首页及显要位置了报道了本次会议。

三、迎接校庆,中心主办一系学术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迎接建校110周年加强学术活动的要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412在凌云楼18楼会议室举行了以空间理论、城市问题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意义建构为主题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心系列论坛(之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问题,建构本土化的空间概念以及系统化的空间理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编辑室主任孙麾,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兰芬教授、车玉玲教授、杨思基副教授、庄友刚副教授,苏州大学商学院段进军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高峰教授,中心主任陈忠教授等相关专家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4月28下午两点半在凌云楼十八楼会议室,我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南京湖泊地理研究所姚士谋教授为城镇化中心做了题为中国城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的报告。姚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从人口的城镇化、经济的城镇化和整体的城镇化三个方面重新界定了城镇化的新内涵;运用生态足迹的概念从城镇化对资源的直接占用、间接占用和诱发占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并特别指出发达国家城镇化已经趋于稳定,但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将不断地加大对全球资源的消耗;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和各地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区域分析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最后,为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姚教授提出了控制人口,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适当的城镇化发展速度等几点重要建议。参加本次报告会的有城镇化中心主任陈忠教授,研究人员段进军教授、张腊娥副教授、吴莉娅副教授等,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

429下午两点半在凌云楼9楼会议室举行了“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与对策”专场学术讲座,此次报告的主讲人陆德教授是我国开国元勋陆定一长子,江苏省江苏省经济顾问,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APEC授予亚洲院士称号。陆德教授主要从对我国2010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解析、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刻不容缓的问题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对策与思路分析以及对2010年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进行预测等方面,利用大量详实可靠的数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独到分析,在结论预测中提出了自己的中国经济预测的走势模型。陆德教授的精彩报告不仅给在座的师生提供了自己独到的学术研究内容,更重要的是在研究方法和视野上给我们以启发,与会师生互动热烈,讨论深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陈忠主任、林萍副主任及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

430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系列论坛(之十四)在凌云楼十八楼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的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由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主题是关于“空间生产与传媒生态”的对话。来自《学术月刊》、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的学者、专家,在一起就城市空间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全面深入讨论了“空间生产与传媒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大家一致认为空间理论为解读当代中国的各种问题,诸如城市化、媒介亚文化等社会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五、本中心第二季度主要成果

(一)主要论文目录:

1、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问题研究评述

张晨; 王生坤; 张欢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

2、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郭彩琴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

3、从土地文件变迁看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轨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颁发的土地文件为观察点  施从美   《人文杂志》2010年第3

4、空间辩证法、空间正义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陈忠    《哲学动态》  2010年第6

5、资本的空间新型扩张及其批判

段进军  胡火金  《哲学动态》2010年第6

6、员工创造性:概念、形成机制及总结展望

王先辉; 段锦云; 田晓明; 孔瑜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

7、对集中居住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以苏州为例

                       宋言奇  《城市》  2010年第5

(二)获批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   王俊华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及作用机理研究   李晶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社区慈善超市救助工程运作机制研究

    马德峰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特区治理改革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黄建洪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产出效率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崔玉平

6、教育厅重大项目:结构转型与江苏省城镇化战略研究    段进军

7、教育厅重点项目:江苏现代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思想、模式、途径与政策研究                                     乔桂明

8、教育厅重点项目: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当代启示      车玉玲

9、教育厅重点项目:公共危机事件的媒体传播路径、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徐国源  

10、教育厅重点项目: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风险法律防范研究  章志远

11、教育厅一般项目: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以昆山为个案                                               范俊玉

12、教育厅指导项目:苏州国际旅游节主题创新研究       郭巍

13、教育厅指导项目:生产分割框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牟丽

14、教育厅指导项目:苏锡常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王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