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刊速递 | 朱志伟:社会力量参与行政区划调整的行动逻辑与公共性生产

摘   要:行政区划调整需要在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社会力量对行政区划调整效能的影响。通过由“私”到“公”这一阐释公共性理论的新视角,考察行政区划调整的行政逻辑与社会力量参与行政区划调整的社会逻辑之后发现,因主体利益与内在价值不同,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行政区划调整的行动逻辑关系也存在差异。企业参与行政区划调整虽然是利已主义之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但体现着公共价值,有着积极性表达与表演性应对的结构分化;社会组织参与行政区划调整既有获得政府资源的行业生存性逻辑,也有论证行政区划调整合理性的规范性逻辑;而村/居民参与行政区划调整是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的过程,是对社区公共性的维护。整个参与过程都蕴含着“私”与“公”的交织,未来需要以公共性再造为圭臬积极引导“私”利向“公”利的全面过渡,促进行政区划调整范式的全面转向。

关键词:社会力量;行政区划调整;行动逻辑;公共性


本文刊于《中国城镇化研究》2023年第2辑“城镇治理理论探索”。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引用参考:朱志伟:《社会力量参与行政区划调整的行动逻辑与公共性生产》,《中国城镇化研究》2023年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22-42页。